景才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始终坚持“诚信为根,共同成长”的发展观,十余年的勤奋与执着树立起了良好的企业形象和行业口碑,现已拥有一支技术力量雄厚、技能过硬、懂市场爱客户的 山东莱芜红富士苹果产地人才队伍,能随时随地为客户提供更多面、更便捷的服务,与全国各地诸多 山东莱芜红富士苹果产地客户建立了长期友好的合作关系。
内部条件:苹果的花芽分化,多数品种都是从6月上旬开始至入冬前完成,整个过程分为生理分化、形态分化和性细胞成
熟三个时期。花芽为混合芽,花序为伞房状聚伞花序。每个花序开花5—8朵,多为5朵,中心花先开,边花后开,以中心花的质
量好,坐果稳,结果大,疏花疏果时应留中心花和中心果,多疏边花和边花果。花芽先发叶后开花,并从果台上抽生副梢,果
台副梢抽生的多少、长短随品种和结果母枝的营养条件而异。果台副梢抽生的力强(二个)、枝条长而壮的品种,如祝光,果
实小,产量不高,结果枝群松散。
苹果的果实是由子房和花托发育而成的假果,其中子房发育成果心,花托发育成果肉,胚发育成种子。果实的体积膨大,前期
靠细胞迅速的细胞数目的增多,后期靠细胞体积的膨大。果实体积的膨大,中期到成熟之前较快,初期和末期较慢,果实重量
以成熟前一个月增长快。果实发育期的长短,一般早熟品种为65—87天,中熟品种为90—133天,晚熟品种为137—168天。
果实色泽是商品的重要指标。苹果着色的好和差与糖分的积累、矿质元素的协调、环境条件和种类、含量等关系很大。后期控
施氮肥,增施钾肥,减少果皮的中的叶绿素,改善通风透光条件,提高日光照射度,做好排水,降低空气湿度,喷施萘乙酸和
2.4—D等,都可促进苹果上色.
苹果从花蕾出现到果实采收,一般有四次落花落果。次在终花期,花梗随花谢而一起脱落,通常称为落花。第二次在落花
后一周左右,子房略见增大,可持续5—20天,称为前期落果。第三次在第二次落果后的7—14天,果实已达到拇指指甲大,对
产量影响较大,称为生理落果。第四次在果实采收前,落下成熟或接近成熟的果实,故称采前落果。、第二次落花落果,
主要是营养不足和授粉受精不良引起。第三次落果,除果实之间争夺养分、胚内生长素缺乏外,是梢果争夺养分激烈所致。因
叶片的渗透压大于幼果,争夺养分的力量比幼果强,所以除枝时做好摘心、剪梢等抑制新梢生长外,还应及时追施谢花花肥,
补充养分。
二次去纸袋:摘除外袋好在阴天进行。晴天一般应在袋内外温差较小时“热摘”除去外层袋,即上午10时至下午4时摘除外袋。
内袋在摘除外袋经高温光照锻炼3~5个晴天后,于阴天或多云天气摘除。若没有合适的阴天,则要于上午10时至下午4时摘除内
袋。一般上午摘除树冠东、北方向的内层袋,下午摘除树冠西、南方向的内层袋,避免日灼发生。
可根据温度高低决定分一次还是二次去袋。当摘袋当日和后两日高气温低于18℃时,日灼少,因此,可去袋。生产中为了省工
,一般多摘除纸袋。摘除的双层纸袋,应先松袋,给袋内通风,3~5天后再1次性去除。单层纸袋应将袋从底部撕成伞状,经4
~5个晴天再将袋摘除。
采收。短枝型富士苹果上色快,7~8天采收1批。普通型上色慢(片红型较条红型上色快),一般10天采收1批。采收时尽量轻
拿轻放,减少碰、压、刺、划伤。采收时不脱膜袋,带膜袋收获、贮存、销售。另外,进行套袋果生产,还应采取一些配套措
施,如加强土肥水管理、科学整形修剪、人工授粉、严格疏花疏果。摘纸袋后适时摘叶、转果、铺反光膜等。只有这样,“膜
加纸”双套袋技术,膜袋“温室效应”、防护作用”和纸袋的“暗室效应”的优点才能完美结合,从而大限度地减少用次数和
用量,降低农残留和生产成本,避免环境污染,实现低投入、高产出。
症状表现:黑点多发生在萼洼内及果顶部、果肩部,黑点直径多为1~3mm,有些黑点有白沫状果胶。黑点病的发生与天气因素、
纸袋的防水性和透气性、树势、土质条件、果实水分供应、果实钙营养状况等有密切关系。5~6月份,长期干旱,高温烈日天
气较多,幼果易发生生理性创伤;7~8月份降雨频繁、雨水较多,纸袋内易进水,腐生菌会随水进入袋内,在死组织上生长繁
殖。这样的天气条件正适合黑点病的发生。
发病原因:20世纪90年代末,学术界曾认为黑点病是康氏粉蚧为害所致。本世纪初,烟台农科院吴桂本研究员在套袋果的黑点中
,找到了粉红单端孢、链格孢和顶孢等几种弱寄生性菌(也是腐生菌),认为正是这几种真菌侵染了果实,才导致发生了黑点
病。这几种真菌是果园习居菌,通常在果树的老树皮、枯萎的叶片和花器官等死组织上生存。但有关专家循着这条路线继续研
究发现,果实接种上述真菌再套上袋后,有的果实发病了,但还有相当数量的接种果不发病。
近五、六年来,国内主要专家的观点基本趋向一致:套袋果的黑点病,是生理性病害在先,弱寄生菌侵染在后。果实先发生了
生理性病害,萼洼等部位有一些细小伤口和死组织,粉红单端孢、链格孢和顶孢等弱寄生性菌才能侵染。当然,苹果有了伤口
后,是否发生黑点病还受纸袋质量和袋内湿度的决定。防水性差的纸袋在降雨后,袋内易进水,上述病菌孢子也会随水进入;
透气性差的纸袋,在夜间果实上易产生露水。袋内黑暗、潮湿以及较高的温度条件,适合上述弱寄生菌的生长、繁殖。
防治技术:黑点病的发生机理比较复杂,受多种因素影响,目前还没有完全研究清楚。但是,可以通过以下技术途径有效黑
点病。选用透气性、防水性都好的优质红蜡袋,套袋后通气孔必需张开发挥透气作用。5~6月份遇到干旱、高温、烈日的天气时
,要及时灌水,保证套袋前后幼果对水份的需要,防止突然遇雨或喷后果皮发生小裂口。
改良土壤,增强土壤的蓄水保肥能力,增施有机肥和钙肥,提高果实的含钙量,果皮裂口及痘斑病的发生。打好谢花后至
套袋前的3遍。套袋前的幼果期,要选用对幼果果皮的农,好不使用铜制剂、退菌特、硫磺制剂以及增加渗透性的农增效剂
等,好是内吸性和保护性杀菌剂交替使用或混合使用。禁止实施环剥、环切,保证树势健壮,根系吸收能力强。合理进行果树
冬剪、夏剪,保证果园通风透光良好。